关于老师说钢琴键盘“松”的问题?
来源:原创 | 作者:调律师小刘 | 发布时间: 2014-07-31 | 2956 次浏览 | 分享到:
谈谈键盘触感

         我是厦门地区一名钢琴调律师,同时在经营自己的进口二手钢琴专卖店,最近暑假销售旺季,接到两个客户的来电,给我讲述老师上门授课说他们家新购的日本二手钢琴的琴键轻了或者按他们通俗的话说“松了”。
  这是我在厦门地区销售日本二手钢琴三年来首次接到这样的反馈,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下日本钢琴的琴键轻重问题。卖了这么多二手钢琴,日本各大品牌钢琴都有接触,总体来讲YAMAHA雅马哈系列钢琴会比KAWAI卡瓦依系列钢琴来得轻些,但所有各大名牌日本钢琴如阿波罗APOLLO,马泉MARCHEN,格什温GERSHWIN,克鲁滋KREUTZER等等,以及雅马哈和卡瓦信旗下的其他子品牌都没有出现一台琴键让你感到重的钢琴,至少按我个人弹奏的感觉是这样的,这就需要我们来想想为什么日本名琴琴键这么轻快好弹,是什么因素决定。
  众所周知,日本制造的钢琴以精密,稳定著称:击弦机各部件极少出现变型(木材长久自然风干的好处),传动部件之间的润滑顺畅自然,设计数据合理,每个琴键的力度过渡自然, 这样的钢琴在日后长久的使用中,仍然能让弹琴者感受到非常好弹,能够轻松的表现音乐的细微情感,也就是易控制,至少我觉得在弹奏过程中比国产琴好控制太多,我不需要在演奏时担心失控导致音量或者音色突然变化的问题,这是很让人懊恼的事情,我家10几年前买的国产钢琴就是如此,不出10年,钢琴弹奏性能大打折扣。
  以下是我摘自网络上一些其他同行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键盘设计得是否合理,对琴键在弹奏时的触键重量、静阻力是否适当,反应是否灵敏,弦槌连续击弦是否有效,琴键下沉的深度是否适中……总之,在演奏家手下是否好弹、舒适,是极端重要的。

设计键杆前后端比例,涉及到近20个数据。这些数据测定后通常其运动比例可以得到保证,但在加工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偏差及木材呢毡的密度不等而产生的触键阻力的不稳定,然后以铅砣来加以平衡。通常三角钢琴在键前端家铅砣配重以减轻在自然状态下,键阻力过大的问题,这是三角琴击弦机,呈水平装置,其联动杆(切克)弦槌、制音器,均需通过键尾的顶柱(卡钉)顶起的原故。而立式琴击弦机垂直防止,键尾卡钉顶起所需的力量要小得多,所以通常立式琴要在键杆后端配铅砣,以保证键前端静阻力不会过小而不便在演奏时对琴键加以控制。
关于勤俭静阻力的大小(演奏者习惯称松紧)有不同的见解,因为钢琴教师通常认为练习琴,静阻力应加大些,以利练习手指,北美地区钢琴教师则倾向于静阻力较轻,易于弹奏,有利于从小练习控制琴键的能力。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但国际钢琴演奏大师F·霍洛维茨过世后,他所喜爱的“斯坦韦”大三角琴被人们认识以后,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触键较轻盈而灵活的钢琴。美国钢琴技师弗兰茨·摩尔在“与钢琴大师在一起的岁月”中写道:“霍洛维茨弹过许多钢琴,最喜欢的却是这架;它的击弦机反应灵敏,也就是说下键时只需轻轻一触,之间感觉不出键回弹力;与此同时离键后又能迅速有力地返回原位。”在同一章节弗兰茨又写到“以阿图尔·鲁宾斯坦为例,他就决不会弹霍洛维茨的钢琴。因为鲁宾斯坦喜欢那种有较大反弹力的钢琴。”
由此可见,音乐家、演奏家对触键感觉的要求是各异的,因此,键阻力就应按标准制作,取得适中的键阻力,在特殊情况下又可根据钢琴家的要求作适当的调整。
键盘的静阻力,可用“砝码”(重量测块)测得。键盘的动阻力,则难以准确测定,虽然可用一套数学公式计算出来,但由于作为计算依据的键运动时的不稳定因素,计算出的数据并不十分可靠,钢琴家的手感又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还不无心理因素,例如当音准调得不准时,往往觉得手感也不那么好,而音准调得极好时,键盘并未调整也会觉得好弹了许多……
但总体来说键杆较长,键本身重量较大而灵活时,键的动阻力相对会小些,弹奏起来,特别是快速弹奏时会觉得更得心应手一些。
注:(美)弗兰茨·摩尔、埃迪
  目前雅马哈钢琴键子的重量是56克,施坦威钢琴的琴键重量是50克,最早日本卡瓦依钢琴的键子比较重,是68克,后来也降了。


  可能有的老师说弹这类钢琴练不了手指力量,但是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孩子初学钢琴年龄大多在5岁上下,这样的孩子手指是那么稚嫩,你让一个孩子弹力度重的钢琴以为得到练手指力量的目的就太不明智了。随着孩子的成长,手指骨骼及力量自然得到增长,我们不需要刻意去煅炼这种力量,相反长期弹手感重的钢琴手指变得迟顿笨拙。再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观察过初学钢琴的孩子,弹琴时手指第一关节很容易踏陷,这就是手指不够坚强的原因。如果以老师个人的偏见而随便对一台钢琴发表评论是很不理智的,难道钢琴厂还需要按照老师的个人喜好来生产钢琴不成,那这样制造标准是什么,一个老师一个标准吗?钢琴还能生产出来吗?
   所以我很痛恨许多不懂装懂的老师,他们至今还在误导家长及琴童,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学钢琴学不下去,钢琴市场为什么这么混浊,全是钢琴老师和大琴行联手造成的,他们卖没有音乐美感不好弹的钢琴给琴童,老师像游击队个人水平都值得怀疑何来专业,回扣之风不减。所幸的是,在我厦门快乐钢琴屋店里,我挂着一个明显的招牌——拒绝与一切钢琴老师合作,宁可黄了生意,也不和你们同流合污。
   幸运的是,随着资讯发达,消费者理智,来我店里的客人几乎不带老师来选琴了,买二手钢琴相信调律师专业还是相信钢琴老师,大家心中自明。